
有关参观类实习报告范文汇总9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类实习报告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类实习报告 篇11.实习的性质和目的
1.1实习性质
认识实习是我们在完成两年公共课程学习之后,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进行的一次认识性、实践性的活动,是实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环节。
1.2实习目的
1)了解本专业的主要内容,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提高我们的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建立有关工艺过程、系统原理和设备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有关系统和设备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初步了解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我们树立正确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观点。
4)培养我们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我们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5) 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培养我们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的方向。
2.实习的基本内容
通过去热电厂参观,以及老师和工人师傅的讲解,了解水处理车间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原理,了解各个处理过程的作用和目的;了解锅炉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锅炉制气的流程、装置设备以及对烟气处理的方法和灰渣,灰粉的灰回收利用;换热站的组成设备及各自的作用,工作原理和流程,遥控室中自动控制压力、温度的控制器等;
2.1专题实习
1)通过参观热电厂和校供暖系统了解供热系统的组成及相关设备。供热系统有热源、热网和热用户三部分构成。了解热源的种类,工作流程,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控制原理和控制方式;热网形式,各种形式的优缺点;热用户的种类,用热设备及其工作原理,热计量方式和计量设备及原理等。
2)通过对泰能集团人工制气厂的参观及工人师傅的讲解了解燃气制造及输配的有关知识。了解燃气的种类、主要成分及其特点;天然气成气机理及输配的有关知识;人工制气的工艺流程及设备组成及制气、输气和用气的相关的安全的知识。
3)通过参观校园教师公寓和贡供水系统以及徐老师的讲解了解城市给排水系统和建筑给排水系统。城市给水系统的组成,水处理方式及相关设备;城市排水系统的组成,常用污水处理设备;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及相应设备和附件。
4)通过参观阳光大厦的地下室空调制冷系统了解空调系统的有关知识。空调系统的组成,系统形式,主要空气处理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冷冻站、热力站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措施等。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了解工业通风系统的有关知识。
5)通过参观阳光大厦地下室通风系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的常见形式,系统特点,主要设备形式,空间气流组织形式及控制方式等。
参观类实习报告 篇2温 室 施 工 与 维 护 实习 报 告 设施1001
陈鑫2010305200502
指导老师:别之龙 黄远 聂碧华 卢永恩郭大勇 张选举
实习时间:第12-13周,20xx年11月19日~11月23日,11月26日~11月30日(共10天)
一、实习任务:
1. 调查主要园艺设施类型和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 调查温室环境因子及其变化特征
3. 实际操作温室各种设施进行温室光、温、水、气调节,以及耕作和基质消毒 4.调查设施环境调控系统的工作流程,掌握设施环境自动调控软件的应用规程
二、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早上9点:实习动员大会与温室建造录像观看,
地点:逸夫楼c504
下午:资料自主查阅
园艺设施结构、性能及建造要点、园艺设施环境特点及调控、葡萄避雨栽培关键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无土栽培技术、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设施蔬菜栽培模式、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花卉设施栽培技术
外出参观
第一次我们先是去了武汉亚非种有限公司,参观了公司的种植基地,大棚产业种植园等。接着我们去了林果所武湖葡萄展示园,展示葡萄避雨设施栽培模式、优良新品种、水肥一体化技术等。然后我们去了维尔福,参观了蝴蝶兰种植温室,了解了蝴蝶兰的灌溉技术,讲解员还给我们演示了土壤搅拌机等先进生产设备。
第二次我们去了湖北维民种苗公司,实地考察了花卉育种培育温室,参观了有机芽苗菜的生产。接着我们去了生态农场,该地采用循环农业,养猪—种植—沼气,保证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三次我们小组去了武汉农科所,实地考察了温室草莓的种植技术,了解了草莓温室的结构,造价等。
校内实习
地点:校蔬菜实习基地
主要园艺设施类型、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调查
地点:教学实习基地
我们在学校的蔬菜基地,分小组对
各种园艺设施的类型与结构进行调查,总结如下: 园艺设施类型主要有:1.简易园艺设施。 2.地膜覆盖。3.塑料薄膜中小拱棚。 4.塑料薄膜连栋温室。 5.玻璃连栋温室。
设施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的装配与应用实践
地点:教学实习基地
在果树基地,我们参观了我校的两栋日光温室,对其中的一些设备安装进行了整体性地了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会了其中的自动控系统。设施内的系统装置主要有:遮阳系统(外遮阳,内遮阳);加热系统(热水管道加热,热风加热);自然通风系统(天窗,侧窗)等。温室长度最好大于50米。
小型农用耕作机械和基质消毒设备的实际操作及设施土壤ph值、含盐量的调查
地点:教学实习基地,园林大楼教学实验室
设施土壤含盐量、ph值的调查:
(1)实验原理:土壤中的水溶性盐是强电介质,其水溶液具有导电作用,导电能力的强弱可用电导率表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液的含盐量与电导率呈正相关,含盐量愈高,溶液的渗透压愈大,电导率也愈大。土壤水浸出液的电导率用电导仪测定,直接用电导率数值表示土壤的含盐量。在基地我们在师傅与老师的指导下实际操作了小型农用旋耕机,感触颇深。另外,还测量了土壤的ph值和含盐量,我们小组的测量数据的分析如下:
陆地与室内不同深度ph变化
14121086420
陆地
室内1
室内2ph
土壤导电率
10008006004002000
陆地
室内1
室内2
数值
从上图中得知:所测的三个大棚内5cm处土壤的ph ……此处隐藏15416个字……配后冷骨料由皮带输送机传输→干燥滚筒内的火焰逆流将冷骨料烘干并加热到足够温度→热骨料被提升机传输→热骨料有筛分机筛分后存入储斗暂时存放(以上过程为连续进行的)→热骨料计量装置准确计量→搅拌器搅拌。
(2)矿粉。矿粉储存→定量给料装置→搅拌器搅拌。
(3)沥青。沥青保温罐→沥青定量装置→搅拌器搅拌。
(4)搅拌好的沥青混合料成品。混合料成品储存或直接运往施工现场。
(5)干燥滚筒、热骨料筛分机等所产生的粉尘。除尘装置将粉尘分离出来→粉尘储仓或矿粉定料给料装置再利用。
简单了解了沥青拌和设备组成以及拌和工艺流程,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这种间歇强制式搅拌设备如何能够保证拌和的骨料和沥青的比例达到相当精确的程度呢?董强老师给我解答了这个疑问。他解释道:对于强制间歇式,初级配的冷骨料在干燥筒内采用逆流方式烘干、加热,经筛分、计量后在搅拌器内与按质量计量的石粉、热态沥青搅拌成沥青混合料,所以能够精确地控制骨料与沥青的比例,而且也易于根据需要随时变更骨料级配和油石比,拌制的沥青混合料质量好,课满足各种工程的施工要求。
记得在学习施工机械时老师告诉我们间歇强制式拌和设备是通过控制冷料来控制级配,骨料经烘干后,通过搅龙,一边喷油,一边拌合,其缺点是骨料级配稳定性差,沥青用量不好控制。而做好拌合站质量工作相当重要,不仅能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能降低工程成本。拌和站负责人对于间歇强制式搅拌设备如何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拌和质量给我们作了详细的讲解。
2、沥青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1)原材料质量控制。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沥青、矿粉、粗集料、细集料等。 沥青到货时,要附有炼油厂的沥青质量检验单。试验人员要对每一车沥青进行检验,各项指标如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须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以下称《规范》)要求,方准许卸油人罐。另外沥青要按要求贮存。
(2)冷料仓级配控制。冷料仓各仓电机转速确定。根据实验人员提供的目标配合比中的各种材料用量比例,依照公式确定各仓电机的转速以及料门高度,这样可保证骨料输送基本上满足配合比要求。
(3)热料仓级配控制。对间歇式拌合机,必须对二次筛分后的料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在热料仓筛分试验中要求冷料仓供料稳定后再取样筛分。热料仓筛分所得生产配合比级配曲线应与目标配合比级配曲线相近,并且骨料的称量须通过电子称累计称量控制。
(4)温度控制。沥青混合料成品料出厂温度,直接影响着摊铺质量和碾压质量,所以必须控制好成品料出厂温度。在生产中除要随时监控石料温度和沥青温度外,还要随时检测成品料温度,并及时反馈操作室,以及时控制温度。
(5)沥青用量的控制。沥青用量即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质量与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比例。在生产中,重要是提高沥青电子称的称量精度,比如用27C电子称,称量精度可控制在0 1 kg内。另外应注意控制矿料、矿粉的称量,只有这两者都控制好,才能控制好沥青用量,而沥青用量控制得好是沥青混凝土合格的关键所在。
(6)成品料的监控。试验人员对每天进行不少于1次的抽查,通过试验来检验成品料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每车混合料都要进行出厂检查,由磅房人员检测其温度,检测时应采取不同点位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操作室进行调整解决。
(二)合川涪江四桥。
在涪江上已经建成了三座美丽的大桥,在建的合川区涪江四桥也属于同于进行的沿江景观工程建设。据该项目总工介绍,涪江四桥全长765m,位于涪江三桥以西1。5km,北连高校园区,南接小安溪生态产业园区,上跨金涪路,下穿铁路桥,道路等级I级,双向六车道,是重庆市重要的交通规划枢纽。其中主桥全长328m,桥面宽31。5m,主桥北岸边墩及12#、13#两主墩均位于水中,水下基础采用双壁钢围堰挡水方式施工。近年来,重庆市领导提出建设跨江大桥应做到一桥一景,涪江四桥采用的三跨84+160+84连续刚构拱组合体系,设计新颖,结构复杂,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建成后将是涪江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涪江四桥的这种设计理念值得提倡推广,相信在之后的毕业设计中也用得到这种思想。
该项目建成之后,将提速高校园区及小安溪片区经济的发展,为合川外延拓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对加快小安溪、合阳片区发展步伐,增强全区发展后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推动我区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也必将产生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同时该工程也是一项集护岸减灾、城市交通、环境绿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同步进行沿江道路景观建设,同步实施岸线产业结构调整,同步开展旧城改造和成片开发,实现对沿江景观、旧城面貌、码头泊位、绿化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改造治理。工程建成后,堤顶滨江路可与下游已建高职教城滨江路一期工程和高职教城内侧道路连接,使合阳城片区及高校园区的交通变得更为便捷。
在与彭总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涪江四桥钢围堰施工的情况,同时也扩展了我所学的关于钢围堰的知识。去年九月底的时候,在涪江合川城区段岸边斜坡,一座重达1000吨的桥墩钢围堰铺垫在10多个气囊上,随着气囊滚动,围堰很快滑入江中,并通过拖轮船完成水下定位。该围堰是在建的合川涪江四桥3个水下桥墩围堰中的第一个,与以往大桥桥墩施工,围堰在船上起吊、安装不同,这次是重庆市桥梁施工中钢围堰首次采用气囊式整体下水。
此次下水的13#钢围堰全长34。4m,宽20m,高17。4m,下水总重910t(自重700t+底托盘重210t)采用岸上整体拼装下水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及下水过程必须克服技术难度高、拼装难度大、下水水流冲击大、气囊充气难度大,围堰锚定系统复杂等困难,仅用了40天时间拼装完成。采用岸上整体拼装,气囊整体下水的方式进行施工,是目前重庆市1000t级钢围堰整体下水方式的首例,不得不说该公司水上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啊。
钢围堰下沉至设计标高位置后,清除围堰内淤泥,设置碎石垫层并浇注封底大方量砼,待封底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抽干围堰内积水进行主墩承台施工。在我们去参观的当天,施工员正截掉设计标高以上的钢护筒,为施工主桩承台做准备。
(三)重庆西永立交及联结线。
西永立交桥从渝遂高速跨过,东接双碑大桥,共有九条匝道,空间布局较复杂,但从平面图上还是能够清晰的分辨。西永立交桥主要由两座喇叭型匝道和一条两公里长的隧道组成。我们去参观时,匝道的的路基部分已经施工完毕,正在准备路面施工;部分需要修建跨线结构物的联结线也已经搭设好满堂支架,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出于施工经济考虑,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填挖平衡,因此路基填方使用隧道挖掘产生的土石方,同时也满足路基填方要求,达到工程技术标准。
隧道为双向六车道,已经全线贯通,仰拱设置完毕,洞身二次衬砌也已经完成。隧道内路基也基本完成,接下来就准备路面铺装施工。另外,我们了解到这段隧道除了满足行车要求外,还承担着对大学城附近具居民供水的任务。在路基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高等教育。